大家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是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處于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的重要會議。[詳細]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處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學習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詳細]
更多>>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之一是:建成文化強國、教育強國、人才強國、體育強國、健康中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詳細]
日前,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引起國際主流媒體和權威專家的高度關注。[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將“十四五”規劃與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 “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為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規劃了宏偉藍圖。[詳細]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奮斗“十四五”、奮進新征程,良好的開端是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關鍵。[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注重處理好發展和安全的關系,就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提出明確要求、作出工作部署,對在復雜環境下更好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詳細]
日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全文發布,明確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為我們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準確把握和有力推動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重要遵循。[詳細]
“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原則,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維護人民根本利益,激發全體人民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促進社會公平,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著眼戰略全局,對 “十四五”時期文化建設作出部署,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遠景目標,這為我們在新發展階段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時間表”和“路線圖”。[詳細]
廣大官兵表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需要堅強的安全保障,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加強練兵備戰,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確保二〇二七年實現建軍百年奮斗目標。[詳細]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全面深化改革,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在國內外環境發生深刻復雜變化的背景下,這一鄭重宣示,再次彰顯了我們黨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的決心和定力,不僅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明方向,也為世界發展前景注入強勁信心。[詳細]
剛剛閉幕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學擘畫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在各級黨政干部中引起強烈反響。大家表示,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全黨全國各族人民要同心同德,努力奮斗,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創造新的歷史偉業。[詳細]
“全會深入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認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勝利閉幕,會議公報明確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機遇和挑戰面臨新變化,強調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詳細]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我國改革發展各項事業成就舉世矚目。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詳細]
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重點研究“十四五”規劃問題并提出建議,將“十四五”規劃與2035年遠景目標統籌考慮,對動員和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前進道路上各種風險挑戰,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詳細]
面向未來,全會及其通過的建議擘畫了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宣示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頑強奮斗,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堅定決心。[詳細]
金秋的北京,又一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10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 這是意義非凡的高光時刻—— 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這是逐夢未來的重要里程碑—— 在“十三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即將勝利完成之際,中國將推動“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有機銜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詳細]
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總書記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充分肯定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評價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深入分析當前國內外形勢,明確提出未來五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吹響了凝聚和鼓舞全國人民奮勇前進的嘹亮號角。[詳細]
境外媒體稱,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中共領導層將審議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在新冠疫情危機、全球經濟急劇衰退以及美國對華制裁不斷加強的背景下,中國將討論經濟和社會未來五年的主要發展方向。[詳細]
更多>>
連日來,廣西、內蒙古、河北、遼寧、江蘇各地用廣大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讓黨的科學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確定了“十四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擘畫了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是指導經濟社會工作的綱領性文件。[詳細]
十三屆全國人大第十七期代表學習班11月30日至12月3日在京舉行。本次學習班聚焦“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采取“小規模線下+線上”形式組織,來自30個選舉單位的195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了4天的線下集中學習和討論。[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加快轉變政府職能作出重要部署,為全面加強政府建設、完善國家行政體系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行動指南。[詳細]
“宣講深入淺出,我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1月27日上午,重慶市委宣講團成員、重慶市委黨校(行政學院)教育長周學馨教授作了宣講,重慶市交通局綜合規劃處負責人李灼邊聽邊記、深有感觸。[詳細]
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戰略擘畫。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平安建設,在浙江工作期間就創造性地提出并實施了平安浙江建設戰略,黨的十八大以來對建設平安中國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親自批準成立平安中國建設協調小組,指引平安中國建設取得顯著成就,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之路。[詳細]
11月28日下午,天津市委講師團成員、市委黨校青年教師孫明增來到民營企業半月講壇培訓學校,向50余位培訓教師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詳細]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任務,是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重要舉措,是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推動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詳細]
11月25日至26日,中國作協在浙江湖州舉辦省級作協行業作協負責人專題研修班,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在文學工作和作協工作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思路舉措。[詳細]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大變局加速演變,國際經濟、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發生深刻調整,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將面臨更加深刻復雜變化。[詳細]
宏偉藍圖鼓舞人心,學習宣講凝聚力量。11月7日至17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奔赴全國各地,就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開展宣講。[詳細]
11月25日至26日,中國作協在浙江湖州舉辦省級作協行業作協負責人專題研修班。此次專題研修班的任務是,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究在文學工作、作協工作中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的思路舉措。[詳細]
健康是廣大人民群眾的期盼和追求,維護人民健康是我們黨性質和宗旨的重要體現。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提出了“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任務。[詳細]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比涨?,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規劃《建議》),對此以專門一個部分進行闡釋,并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藍圖宏闊,催人奮進,給人力量。[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并以專門一個部分闡釋“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為今后文化發展謀篇布局、擘畫藍圖。[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建議》明確提出,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啊岣呱鐣拿鞒潭取窃谕瓿傻谑齻€五年規劃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對社會文明進步與發展的預判與愿景,是一項承前啟后的部署?!敝袊穆摳敝飨?、中國民協主席潘魯生說。[詳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并指出,“要提高社會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對此,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副院長劉江紅表示,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即將完成,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事業部門所提供公共文化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強,這就要求我們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詳細]
“近年來,我國的文化產業增長勢頭強勁,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不斷上升,文化產業已成為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敝醒朦h校(國家行政學院)文史教研部教授王學斌這樣認為。[詳細]
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包h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的戰略目標?!敝袊囆g研究院黨委書記、院長韓子勇認為,“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基于歷史和現實、著眼全局和長遠作出的戰略決策,標志著我國文化建設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接續推進中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a href='/n1/2020/1126/c434237-31944979.html' target=_blank>[詳細]
更多>>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促進文化繁榮發展關鍵時期。這一時期,我國文化產業的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詳細]
時間丈量著發展的進度,也標示出攀登的高度?!笆濉睍r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展開這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時代畫卷,每個節點都讓人印象深刻,每處著墨都令人心潮澎湃?;赝?年奮進歷程,中國人民用汗水澆灌收獲,以實干篤定前行,書寫下精彩答卷。[詳細]
立治有體,施治有序?!笆濉睍r期,我國在長期實踐探索中形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構成了中國奇跡背后的“制勝密碼”,展示出強大生命力和巨大優越性,凝聚起制度自信的磅礴力量。[詳細]
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笆濉睍r期,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復雜局面,中國經濟在壯闊的海域中開拓出更為光明的高質量發展新航程。[詳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是一個熱愛讀書、勤奮學習的民族。中國人歷來就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傳統。 深入推進全民閱讀,對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積極開展主題鮮明、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閱讀推廣工作,閱讀理念漸入人心,書香氛圍日益濃厚,全民閱讀蔚然成風。[詳細]
沒有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讓我們透過這樣一份亮眼成績單,檢視全面小康的文化成色,感受百姓不斷增強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詳細]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脫貧攻堅即將取得全面勝利,中華民族闊步走向全面小康,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圓滿實現。 5年間,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瞻遠矚、謀篇布局,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成就,實現歷史性跨越。[詳細]
在這5年中,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取得決定性成就,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景光明,中華民族迎來新的歷史巨變。[詳細]
高鐵、5G加速推廣應用,智能設備涌入千家萬戶,創新藥越來越多“中國造”……回眸“十三五”,我國創新質量連年位居中等收入經濟體首位,主要科技創新指標穩步提升。澎湃的新動力,正在推動“中國號”巨輪駛向復興彼岸。[詳細]
這是人類減貧奇跡——“十三五”時期超5000萬農村貧困人口告別絕對貧困。 脫貧攻堅戰能否打贏打好,貧困人口能否如期脫貧,直接關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質量和成色。我國緊緊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突出短板,吹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號角,努力克服疫情等困難,確保2020年農村人口全部脫貧,兌現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詳細]
今年9月,在第三十六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的祝賀和誠摯的慰問,同時提出殷切的希望。 “十三五”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歷史新征程。[詳細]